资讯 >  胜乐典藏 | 晚清民国瓷:异军突起的藏界新秀

胜乐典藏|晚清民国瓷:异军突起的藏界新秀

2018-04-20 胜乐典藏

收藏古代瓷器,常常被人们当作财富、品味的象征。长期以来投资者追逐的热点一直是明代和清三代(康熙、雍正、乾隆)时期的精品瓷器,可以说它们是瓷器投资中的“绩优股”。然而近年来,藏界逐渐认识到晚清、民国瓷的独特工艺价值,纷纷将其纳入怀中,等待它们“一朝成名天下知”。


其实,自2011年起,晚清、民国瓷器的价格,就有势不可挡的态势,中国保利在2011年春拍上,一件清光绪御制松石绿地粉彩“大雅斋”仙芝寿桃大缸(一对)以701.5万元成交。

微信图片_20180420135508.jpg

   清·光绪  御制松石绿地粉彩“大雅斋”仙芝寿桃大缸(一对)


2013年,在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,一件清光绪青花“天下第一泉”大盖罐(一对)以264.5万元成交。

微信图片_20180420135512.jpg

清·光绪  青花“天下第一泉”大盖罐(一对)


买古玩免不了“打眼”“吃药”。然而,市场上流通的晚清、民国瓷器,总体来说,其真品率要比清三代的高得多。现在,官窑和清三代瓷器的仿古瓷,连老藏家都难辨真伪,一般投资人买到仿品的概率也极高,一旦买错,将是损失巨大。而晚清、民国瓷器,因存世量较大,只要稍加比较,透过照片就能分辨大概,除非精仿。那么,作为瓷器爱好者,如何在大量存世、却被遗忘的晚清、民国瓷器中,找到下一个投资收藏的领头羊呢?


微信图片_20180420135515.jpg

民国早期上海的瓷器批发部


实际上,留存到现在的晚清、民国瓷器,大多是日用瓷,属于旧货,不入雅玩,故而收藏价值不大。再加上晚清、民国是万象更迭的时代,历史巨变牵涉到社会的诸多领域,其触角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。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工艺,其种类之丰、造型之绰、纹饰之多样,是任何时期的瓷器都无法比拟的。那么,到底什么样的晚清、民国瓷器最值得投资?

 

浅绛彩瓷


首先是存世时间极短的浅绛彩瓷,它们如同清早期珐琅彩瓷昙花一现。浅绛彩瓷到清咸丰至同治年间才有,而到民国早期就已经绝迹。也就短短的60年之间,其制作量远远没有同时期的五彩、粉彩、青花瓷器多。这一阶段中国内忧外患,战争连年不断,可以说优秀完整的浅绛彩存世并不多,物以稀为贵。

微信图片_20180420135518.jpg

清·光绪   程门   浅绛彩山水象耳尊


微信图片_20180420135525.jpg

清·光绪   卧云山人   浅绛彩”八百春秋“螭龙耳尊(一对)


新粉彩瓷器


同样值得收藏投资的,是1920年代的新粉彩瓷器。这一时期,浅绛彩瓷因容易掉彩等原因,不适合作为日用器皿经常触摸和使用,并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。当时,出现了以王琦、王大凡、程意亭、汪野亭、邓碧珊、徐仲南、田鹤仙、刘雨岑为领军人物的新粉彩工艺,后人称之为“珠山八友”,其作品是对浅绛彩的继承和发扬。(要再算上徐仲南、田鹤仙,“珠山八友”实则是十个人。)其实在上世纪二、三十年代,“珠山八友”的新粉彩作品就是权贵富豪、商贾文人的抢手货,成为收藏家们追慕的奇珍。

微信图片_20180420135529.jpg

民国   邓碧珊   鱼纹将军罐



微信图片_20180420135533.jpg

民国   “珠山八友” 瓷板画


民国总统瓷


短短的几十年民国时间,可圈可点的精品陶瓷,还有被称为民国“官窑”的总统瓷。民国时期绵延数千年的官窑分崩瓦解,但当时的统治者出于各种原因,都曾指定专人,设计专门样式,特意制作过成批的专用瓷器,其质量和水平都不亚于封建时代的官窑瓷器。从现存实物看,民国早期好几位最高统治者,如大总统袁世凯、徐世昌、曹锟等,都特制过专用瓷器。并且,这部分瓷器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,它承载的历史印记为现代研究民国政治、生活都提供了可靠依据。随着民国瓷器价格快速攀升,这些质量好的总统瓷也逐渐成为拍卖市场上的争夺对象。

 

微信图片_20180420140230.jpg

北洋时期  袁世凯“洪宪年制”茶壶 


微信图片_20180420140233.jpg

“洪宪年制”款识


微信图片_20180420140236.jpg

北洋时期   徐世昌“静远堂制”天蓝釉双耳瓶


江西瓷业公司款瓷器


晚清、民国瓷器的珍品,还有江西瓷业公司款瓷器。由于其制作精良,曾在南洋劝业会、巴拿马赛会获优秀奖牌。就是这种优秀的瓷器,现在还养在深闺人未识,因长期以来,收藏界对带有瓷业公司款的瓷器,认为年代近或名气不大,难登大雅之堂,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,但随着民间收藏的蓬勃兴起,这一类瓷器将是待价而沽的黑马。